为什么地震频发地区钢结构建筑较多?

2022-05-27 17:51:05 303

为什么地震频发地区钢结构建筑较多?地震是城市中破坏性的大型地质灾害之一,难以有效防治。如何有效地抵抗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效果,是地震多发地区关心的问题之一。通过统计分析,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土木结构相比,钢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这是因为钢结构材料强度高、自身重量轻,钢材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的原因。

在地震传播模式中,大波长、强振幅的表面波是引起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拉力性能较差的混凝土结构房屋在地震波循环荷载条件下容易发生整体坍塌。而钢结构强度约为混凝土强度的8倍,密度仅为混凝土的3.2倍,在同样规模的建筑中,钢结构重量更轻,承受的地震能量更小。另外,钢结构良好的延性会消耗地震波通过变形带来的能量,使得钢结构会发生大变形,不易倒塌。

由于我国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简单的施工管理方式,目前,钢结构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钢结构设计中,哪些因素能提高钢结构抗震性能。

1.钢结构建筑节点连接设计

钢结构节点之间连接结构设计是整个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重要工作环节,其对保证钢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度有着可以直接的影响。

钢结构节点设计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受力特点、荷载情况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节点形式、材料与加工工艺。同时,节点设计应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求,传力可靠,减少应力集中。

节点连接细节及钢结构设计: 节点连接及钢结构设计

2.钢结构建筑结构的选择

在选择结构类型时,除结构总高度和高宽比外,还根据各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和设计要求。如果采用框架结构,高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3.合适的施工地点

合适的施工工作地点对发挥钢结构抗震性能可以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施工场地地形平坦、地质坚硬,能保证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